案件快讯

首页 > 法院动态 > 案件快讯
“老赖”屡打“亲情牌”赖账不还 端州法院拘留罚款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
发布日期:2018年07月06日  阅读:6888  来自:本站原创

 

“老赖”屡打“亲情牌”赖账不还

端州法院拘留罚款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

 

端州一男子向亲友借款11万元,期限届满仍迟迟不还,亲友催收无果将其诉至法院。该男子利用亲戚情分,多次游说亲友达成和解,却一直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。近日,端州法院对该男子采取拘留、罚款强制措施,成功促使其主动归还欠款。

2013年5月,梁某因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,向亲戚张某借款11万元。还款期限届满,张某多次催收无果,遂到法院提起诉讼。梁某得知后,急急忙忙找张某协商,向张某归还了1万元并承诺尽快还清余下债务。经法院调解,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,由梁某分4期于2014年1月前归还欠款10万元。

期限届满,梁某仅于2014年6月向张某归还了欠款5万多元,之后便再也没有履行还款义务。同年12月22日,张某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法院依法责令梁某在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,查封了梁某名下位于端州区的一套房屋,启动司法拍卖程序拍卖该房屋以抵偿欠款。梁某看见自己的房屋将要被拍卖,再次找张某协商,口头承诺几天后还清余下欠款。张某考虑到亲友间的情分,决定再给梁某一次机会,遂向法院申请暂不处置梁某的房屋。

2015年3月至8月期间,梁某共向张某归还了5000元,尚拖欠3万多元未还。张某一直催促梁某仍未见其还款,无奈之下再次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同年11月,法院再次启动司法拍卖程序拍卖梁某名下的房屋。梁某故伎重演,多次找到张某劝说求情,承诺在期限内偿还3万多元。2016年6月,张某碍于亲友间的情面,原谅了梁某并与其达成和解协议,再次到法院申请暂不处置梁某的房屋。

然而,张某一等再等,直至2018年5月仍未见梁某还款。由于梁某言而无信,多次敷衍了事,一直没有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,张某终于忍无可忍,第三次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鉴于梁某屡次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,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,同年6月6日,法院依法对梁某实施拘留15日、罚款5000元的决定。面对拘留、罚款的双重惩罚,梁某认识到不履行义务的严重后果,马上联系家属代为履行义务。6月7日,梁某家属与张某达成和解,并一次性支付了余下欠款3万元。至此,该案顺利执结。

法官在此提醒大家:亲友间借钱应当签订书面借款协议,尽量避免“口头协议”,否则一方否认借钱事实,另一方碍于情面,举证也比较困难。同时,借款时可以要求对方提供一定的担保也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式。此外,大额借款、还款的支付应通过银行转账,尽量避免现金支付,并妥善保管好转账凭证。